省网滚动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法要闻 / 政法要闻
郑栅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推动法治安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浏览次数:3974作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12-31

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和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精髓,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法治追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领航伟大征程。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贯通起来,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奋力推动法治安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内涵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为全面依法治国标定航向,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其鲜明特质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不断彰显理论品格、展现实践伟力。

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出深远的战略思维。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定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我们深切感受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依法治省实践,必须强化战略思维、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安徽省委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对“十四五”时期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等作出一系列规划部署,着力推进更高水平法治安徽建设。我们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依法治省实践各方面全过程,抓好党中央法治建设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不断推动法治安徽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步。

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出鲜明的政治导向。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为法治建设实践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我们深切感受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依法治省实践,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后,省委及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一届省委班子政治建设的决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定》,对增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等作出明确规定,强调省委坚持依规治党、加强政治建设首先从省委班子自身做起。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领导体系,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在安徽落地落实。

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法治思想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沃土,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赋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的时代内涵,为巩固和发展“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深切感受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依法治省实践,必须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近年来,安徽在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扫黑除恶等一系列重大斗争中,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都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忠诚尽职、奋勇争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续写“中国之治”贡献安徽力量。

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出真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为法治建设实践提供了价值导向。我们深切感受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依法治省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党员干部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和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我们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依法治省实践中,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推动法治安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具备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抓住法治体系建设这个总抓手,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法治安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具有坚实基础。

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组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在省市县三级贯通式成立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在全国率先建立全面依法治省重点工作指引、提醒、警示“三清单”制度,制定出台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等规划方案。将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推进法治建设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

立法引领推动作用持续发挥。将重要立法事项列入省委重点工作任务,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改善民生等,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条例,制定全国首部林长制地方性法规等。适应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形势,研究制定全国首部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等。在全国较早开展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截至目前,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430件、省政府规章139件,为法治安徽建设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在全国首创省级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省级权责事项精简374项,精简率达22%。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压减至192项,为全国最少省份之一。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试点,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推进同沪苏浙执法一体化。健全行政纠纷解决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司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公安改革和司法行政改革,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公益诉讼制度等经验向全国推广。深入实施“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执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整治行动,坚决纠治司法不公、执法违法等问题。

群众法治获得感持续增强。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连续三年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行柔性执法,制定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和生态环境等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制定全国首部《村(居)法律顾问指南》,全省村(居)法律顾问聘请率达100%。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平安建设连续10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坚持以高水平法治安徽护航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坚强的法治保障。我们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坚定,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全面依法治省制度体系,让法治成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重要牵引和稳固基石。

助推建设经济强的创新安徽。以法治方式引领、规范和保障创新,是新时代推动创新发展的鲜明特征。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不断释放发展活力。要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立法,依法保护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维护创新企业正当权益。要优化创新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落实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依法惩治重大科研项目、关键核心技术、优势产业等领域假冒专利犯罪。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定向委托”等制度,完善“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模式,努力把更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助推建设格局新的共进安徽。协调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推动。我们要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进立法创新共赢、执法合作共进、司法保护共治、守法普法共享、法律服务共建。要围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健全省级层面重大合作事项协调机制,加强地方立法、执法、司法协同,探索建立权责清单“长三角一单”,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联防联治、基本公共服务、信用体系等方面推动制定区域统一标准。要围绕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建设,完善区域战略统筹、合作互助、利益链接等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协调治理模式,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准入限制,妥善化解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领域纠纷。要围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多规合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打造“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

助推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生态文明建设每向前推进一步,环境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能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要推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建立城乡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固废危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环境监管,推进生活垃圾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融合。要深化生态环境治理,统筹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推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健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为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提供法治保障。

助推建设活力足的开放安徽。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我们要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把法治建设贯穿到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升级“皖事通办”平台,完善“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推进全要素集成、全流程再造、全省域联通的“一屏通办”改革,建设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政府。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打造惠企政策直通车,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用工、用能等政策支持力度,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对企业做到“好时不扰、难时出手”。要推动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健全外商投资政策服务体系,推动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天下徽商”圆桌会等开放平台能级,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助推建设百姓富的幸福安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日益增长的要求,用法治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促进共同富裕。要维护群众利益,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深入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民生领域执法司法保护,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维护人民安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深入开展“守护平安”行动,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要为民排忧解难,全面推广“百姓评理说事点”等服务群众经验做法,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做到接访不走过场、写信真管用,以法治底色绘就幸福安徽新画卷。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安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在实干。我们要保持奋勇争先的事业追求,强化争先进位、走在前列的意识,在法治安徽建设中展现过硬作风和本领。要抓实“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建强法治工作队伍,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加强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安徽省情、扎根江淮大地的高质量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要夯实基层基础,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推进基层法治工作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多层次创建活动,为法治安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压紧压实责任,各级党委要担负好主体责任,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法治化水平。

思想引领方向,奋斗成就梦想。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全面依法治国路线图一步步变为亮丽的现实场景,奋力推动法治安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